是時候了,玉雕行業要換個活法!
2021-12-22 12:12:42| 來源: 御府和田玉網 |
大概人性都有喜新厭舊的一面。
這些年,行業各式獎項遍地開花,當代玉雕行業經過一段時間的長足發展之后,總算進入了“百家爭鳴,百花齊放”的時代,但大眾的熱情卻一點點喪失,展位的人流不見增長,反而有越來越趨于冷清的跡象。
慨嘆人心不古的同時,也不得不反思一些問題,玉雕到底該怎么做,當下是否同質化太過于嚴重?是否商業化氣息太濃?所以最終導致大眾不愿意看,導致很多人的創作走向了死胡同。
玉雕真的在圍城里兜兜轉轉停留了太久。放眼當下的世界,賣花的野獸派和賣化妝品的嬌蘭走到了一塊,年輕人趨之若鶩,紛紛埋單;賣茶的王德傳和賣服裝包袋的LV心心相惜,賺足了精英階層的眼球。
一不小心,我們步入了一個跨界的時代,元素之多樣,資源之豐富,令我們目不暇接,同樣嘆為觀止。就像做互聯網的網易養豬,做搜索的百度制造無人駕駛汽車一般,世界一下子充滿了各種以前永遠想象不到的可能性。
玉雕如果不想被這個時代拋棄,擁有跨界思維可謂勢在必行??偨Y以往幾種跨界風格的玉雕希望在視覺上能給大家帶來一點新意,也給整個行業帶來一絲啟迪。
龐然作品
書畫和玉雕就更是相伴相生,但若論將書畫完全和玉雕結合,歷史上也只有陸子岡做出了史詩性的開拓之舉。到當代市場也出現很多極具文人氣息的陰刻玉牌,用微雕或者陰刻在玉牌上做山水畫。以刀為筆玉為墨,深淺高低,粗細濃淡,書畫和玉雕的關系徹底融為一體。
龐然作品
玉雕師在學習雕刻時都會學習白描、泥塑這類的基本功。中國畫講究筆法立意,詩書畫印,為此很多玉雕師還特意學習中國畫的風格,閑來無事就畫兩筆。書畫之道和玉雕的結合可算完美無缺,化玉為紙,文氣淋漓,書作筆意、結構、法度無不精妙。
殷建國 謝震作品
漆藝,由來已久,也被稱為大漆,是從漆樹身上分泌出來的一種液體,具有防腐、耐酸、耐堿等特點,對人體無害。如再加入可以入漆的顏料,它就變成了各種可以涂刷的色漆,經過打磨和推光后,它發出一種令人賞心悅目的光澤。然后再通過雕填、鑲嵌、彩繪、脫胎等手段就可以制成各種精致、美觀的漆藝品了。
殷建國 謝震作品
工藝美術各門類本來就有相通之處,天然具有跨界的可行性。玉雕師殷建國就用漆藝和玉雕結合創新出作品。
殷建國 謝震作品
他開創性地將漆藝與玉雕結合,原創設計出了以香道、茶器以及器皿為主要形式的文房藝術品,注重實用性與原創性,處處體現了中國傳統生活美學的精致唯美,亦適用于當下多元的審美。
其他材質結合玉雕也很常見的,金鑲玉就是比較熟悉的金玉結合。金鑲玉如今成為輕奢飾品,受眾人群很廣泛,時尚多元的設計風格可以滿足不同年齡、不同階層的男女性佩戴。
除了金鑲玉還有木鑲玉,沉香木與玉器的結合非常出彩。沉香獨特的香味結合造型精致的玉飾,走到哪里都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。
不同玉種也可以結合起來,比如這件青玉觀音擺件,青玉純凈的顏色略顯單調,用一顆小小的南紅鑲嵌在觀音眉心處的白毫,點睛之筆,讓人觀之驚艷。除此之外,還有很多不同玉種的結合,都讓人別開生面,見之不忘。
其實玉雕行業跨界的思路還有很多,諸如創作層面的多種材料結合。又比如傳播層面可以聯合地產舉辦展覽,協助銀行籌備講座,都能很好地將玉雕文化宣揚出去,吸引更多的人關注并產生消費玉文化的興趣,而不是畫地為牢,死守一畝三分地,自娛自樂,唱獨角戲。
畫地為牢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。就像當年的諾基亞帝國一夜傾頹,CEO約瑪·奧利拉曾不無傷懷地說道:“我們并沒有做錯什么 ,但不知道為什么,我們輸了?!?/span>
責任編輯:御府和田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