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真廣法師主講《六祖壇經》

程恭讓院長主講《女人相應》


學員認真聆聽學法

莊嚴美麗的大佛光寺
保定佛教資訊: 2016年9月24日,保定大佛光寺道安書院開始第二次授課,此次授課主要內容是:真廣法師教授《六祖法寶壇經》第一品《行由品》,程恭讓教授主講《南傳大藏經相應部•女人相應》,還有各屆人士參與的保定人間佛教二十周年回顧論壇。
24日上午首先舉辦了保定人間佛教二十周年回顧論壇。
24日下午,道安學員整齊地坐在大佛光寺“一悟即佛地”的講堂里,聆聽道安書院院長程恭讓教授為大家帶來的《南傳大藏經相應部•女人相應》。
首先,程院長先為大家講解“相應”的含義是歸類的意思。此經是把與女性相關的經文歸類在一處,便有了這部《女人相應》。在這部經典中,佛陀首先展示給我們在現實生活中,女性怎樣做“在身壞命終之時,會生于低等世界、惡劣趨向、墮落之處、地獄”,怎樣做“在身壞命終之時,會生于良善趨向、天堂世界”。然后佛陀指出,“以品德力為因,一個女人在身壞命終之時,會生于良善趨向、天堂世界”;同時強調善行在女人一生中的重要性。最后,佛陀指出“以信仰成長,以品德成長;以博學成長,以施舍成長,以智慧成長”,才能成長為一名掌握生命本質的優秀女性。
這部經的核心思想,與前人天乘的目的緊密相關:如何保持生命上升的趨勢。雖然講輪回,但是佛陀與其他印度宗教不同,佛陀認為,人能決定自己的未來是上升還是下降。我們需要從經文的道德指示,看到佛陀的思維方式,同時結合時代背景,看到佛陀理念的超前性和普適性。
這部經與上次課的《施迦羅越經》,都是程恭讓院長的新譯,還原完整的佛陀本懷,向更多的人傳達佛教真實的理念。
晚上,由道省法師帶領大家禪修,教授打坐的基本方法。
25日上午,由真廣法師教授《六祖壇經》第一品《行由品》。法師提出,學習《六祖壇經》首先看惠能大師的發心:“當要做佛”。當代佛教的很多問題,都是因為得少為足,發不起心,沒有發大心大愿,力量就不夠。修行要發菩提心,不能為了求開悟而修。
其次,神秀大師和惠能大師的兩個偈子是一不是二,不能分開看,惠能大師代表的南宗禪是方向,神秀大師的北宗禪是基礎。失去了方向固然不行,但是失去了基礎,就會導致后來佛教的一系列問題。
第三,五祖傳六祖衣缽時,六祖還是居士,這點非常了不起?,F在的居士團體力量不夠,導致出家人力量不夠,因為出家人都來自居士團里。這個力量不夠是發心不夠,男眾應該學維摩詰居士,女眾應該學勝鬘夫人。居士要努力,應該從《施迦羅越經》開始。
第四,有菩提心,一切時一切處都是修行。六祖開悟后也沒有離開生活,只是用心的不同。開悟不是勉強的,是自悟自解,開悟后要繼續修,從根本上繼續鍛煉。
第五,慧能大師得衣缽后形容的“命若懸絲”,并非是因為利益之爭,而是當時佛教界、社會對教外別傳的祖師禪的不認同。
下午由道悅法師教授梵唄,課后大家圓滿賦歸。